2007年8月2日,星期四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四版:天下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环卫女工用“内部指标”套牢买主
陈建伟 张泽 徐波 刘毅

  一名环卫女工伪造房产合同,以所谓的“内部指标”名义,“打折销售”了8套经济适用房,诈骗所得近百万元。7月25日,涉嫌合同诈骗的环卫女工陈某被江苏省常州市警方刑事拘留。
    合同造假
    常州的侯女士最近内心焦急,因为花16.8万元通过熟人陈某,购买了一套经济适用房,但快半年了却一直拿不到产权证。侯女士为此多次去找陈某,每次陈某都说:“产权证没问题,你拿的是拆迁办的内部指标,办起来要慢些。”7月23日,侯女士到拆迁办去打听,工作人员一句话让她大热天一下子跌入冰窟:“这房子我们根本就没卖!”侯女士不相信,直到工作人员打开电脑给她看,上面显示的燕兴小区某幢乙单元102室为空置房。拆迁办的人说他们根本不认识陈某,房产合同也全是假的。侯女士这才如梦初醒。
    而陈某,实际上是新北区一个垃圾中转站的环卫工人。
    超低价售房
    陈某,41岁,家住常州市新北区。12年前,她的丈夫与人打架致人死亡,被判无期徒刑。丈夫入狱让陈某的生活陷入困境,但也给不安分的她带来了另一种生活色彩。之后,陈某结识了青年小孟(化名),两人开始同居,而小孟图的就是陈某的钱财。为了不断满足对方的需求,陈某开始变着法子找钱。
    陈某曾有一亲属在拆迁办工作。耳濡目染,她对其中的“道道”也略知一二。2006年11月,陈某的一名房客陆某准备结婚,正为房子发愁,陈某就有意无意地透露小道消息,称自己能搞到经济适用房“内部指标”,房价比市场价低一半左右。一听此言,陆某就向陈某打听,没想到热情洋溢的陈某一口答应:“没问题,我帮你搞3套!”随后,陈某带陆某到百草园和富都小区现场看房。陈某用钥匙打开房门,让陆某验房。事后,陆某以37万元的价格买了富都小区和百草园小区3套房屋。不知情的陆某还对富都小区的房子进行了装修。
    警方查证,从去年底开始,共有6人掉进陈某精心设计的购房陷阱。其中高某被骗10万元,沈某被骗15万元,周某被骗5万元……
    诈骗四部曲
    据办案民警介绍,陈某以一个环卫女工的身份,能在半年之内骗得如此巨款,除了其三寸不烂之舌外,就是她的诈骗四部曲:
    一是给自己营造神秘背景。“这年头,有关系好办事”,陈某正是谙熟其中的道道,经常对人称自己的亲属在拆迁办工作,自己手可通天,“拿几套房子小菜一碟”,许多人正是相信这一点,不知不觉地中了她的圈套。
    二是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。现在常州的平均房价都在每平米4000元以上,如果在市区有一套每平方米2000元的房子,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趋之若鹜。而陈某给人的诱惑是:一套88平方米的房子,开价16万元,算下来1800元一平方米,这让很多人动了心,也让陈某一骗一个准。
    三是伪造房产合同。笔者看到,陈某伪造的合同跟真正的房产合同格式一模一样,几可乱真,上面还盖着“拆迁办”的大印,一般人很难辨别真假。据民警介绍,唯一可以看出的破绽就是,陈某伪造的拆迁办领导签名的姓给搞错了,把“俞”写成了“余”。
    四是钻经济适用房空置期的空子。陈某自己住在富都小区,知道周边一带有不少经济适用房,于是就暗地里调查,对空置房一一记下,并私下配制钥匙,说房子是自己的,让事主相信无疑。
    据陈某交代,诈骗所得钱财大部分都被她和情夫挥霍一空。该案目前正在进一步审理中。